新闻中心
站内搜索 |
新闻中心 贵阳救护车出租如何改变非急救转运?
发布时间:2024-06-11 浏览次数:8 返回列表
“我们这的救护车,平时都用来接送老人去医院了。”贵州某县医院一位副院长说,该院共有7辆救护车,但只有3辆是用于急救的。在贵阳,一些医院的救护车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。据《工人日报》报道,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20余辆救护车,其中85%被用于非急救转运。该院急诊科负责人表示,“如果全部用回急救,那么患者就医体验会非常差”。事实上,救护车被大量用于非急救转运的现象在全国并不罕见。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曾指出,“目前全国120救护车满足率不足50%,个别地区甚至不到10%。”对此,有观点认为,将救护车用于非急救转运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。但也有人觉得,只要收费合理、管理得当,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为患者提供便利。如何更好地平衡这两种需求呢?一方面,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管理。各地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,明确救护车的使用范围和收费标准,防止出现乱涨价、乱收费等现象。同时,要加强对救护车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,确保其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。另一方面,可以探索多元化的服务模式。例如,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引入第三方医疗机构或专业团队参与非急救转运工作;也可以建立志愿者队伍,为患者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转运服务。此外,还可以推广智能化调度系统,提高救护车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。解决救护车用于非急救转运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救护车资源的合理利用,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及时、高效、安全的医疗服务。
|